1. 乌克兰领土的不断缩水
自2014年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以来,乌克兰的领土逐渐减少。紧接着,2014年爆发的乌东战争让俄罗斯掌控了部分顿巴斯地区。再到2022年俄乌战争全面爆发,俄罗斯对乌东四个州发起了大规模进攻。时至今日,经过近八年的局部冲突和三年多的全面战争,俄罗斯已控制了乌克兰约20%的领土。
最近,美俄已经确定将于8月15日在美国举行第一次俄乌停战元首会谈,第二次会谈地点大概率会设在俄罗斯,意味着两国将完全摆脱第三方的介入,直接面对面讨论问题。
普京的核心要求非常明确,他希望彻底控制乌东四州——顿涅茨克、卢甘斯克、赫尔松和扎波罗热,这四个区域加起来大约是1万多平方公里。除此之外,普京还希望在苏梅州和哈尔科夫州建立战略缓冲区,以防止乌克兰军队的渗透和反击。尽管如此,普京在谈判桌上算是比较“宽容”的,允许泽连斯基保留大部分乌克兰领土。
英国智库已开始为俄乌停战铺路,认为只要乌克兰政权能够存续,损失部分土地也算是一种伟大的胜利。
展开剩余75%美国方面则相对直接,副总统J·D·万斯明确表示,美国将不再直接资助乌克兰的军事行动。但如果欧洲和乌克兰希望继续作战,美国仍然会为他们提供武器和弹药。
在欧洲,法国、意大利、德国、波兰、英国、芬兰等国家及欧盟主席发表联合声明,强烈要求乌克兰不能因领土问题而求和,必须保持现有战线的立场进行谈判,并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。与此同时,他们也指责俄罗斯违反了《联合国宪章》、赫尔辛基协议以及布达佩斯备忘录等国际条约。
俄罗斯方面则显得愈发强硬,表示不接受停战协议,只有通过继续战斗才能迫使乌克兰签字投降。俄罗斯的军事情报总局(GUR)表示,俄罗斯如今每天能生产190架天竺葵-3型无人机导弹,并且储备了600枚“伊斯坎德尔-M”弹道导弹和300枚“伊斯坎德尔-K”巡航导弹。此外,俄罗斯正在与白俄罗斯、朝鲜和伊朗等国家合作,联合生产武器、弹药和技术配件。这意味着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打击将持续加剧,直到迫使乌克兰放弃抵抗。
俄罗斯人对沙皇的看法一直有误解,他们厌恶的并非暴虐的沙皇,而是那些打败仗的沙皇。俄罗斯在消耗战中的耐性非常强,许多人低估了其在持续作战中的韧性。
2. 停战协议能否带来真正的和平?
即便俄乌双方签署了停战协议,这也未必能带来持久的和平。停火协议和和平协议的区别在于,停火协议只是暂停战斗,尚未决定战局的最终胜负。真正的和平协议,意味着双方完全停止冲突并达成和解,而停战协议仅仅是暂时停下战斗的“暂停键”。战争并未结束,局势依然复杂且不确定。
俄罗斯为准备这一场战争,花费了长达十多年的时间。自2014年开始,俄罗斯便在军事上进行大规模的备战,建立了10个野战师并扩大了营级战斗群的规模。与此同时,俄罗斯还调整了其经济结构,减少了对美元国债的依赖,转而增持黄金和人民币等其他货币。这些措施为俄罗斯的军事准备和脱钩步骤提供了时间和空间,而这些步骤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。大规模的战争需要充分的准备,而不仅仅是临时决定就能打响。
与之相比,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增兵远没有俄罗斯那么积极,最多只增派了一个师级战斗群,整体行动较为缓慢。俄罗斯显然对改变乌克兰局势的决心更为坚定,尤其是到了2021年,俄罗斯才最终决定大规模出兵,试图通过军事手段解决乌东的局势。
事实上,顿巴斯地区的战斗从2014年就未曾停止,持续了近七年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上台后,试图解决顿巴斯问题,并且有意加入北约。然而,到了2021年年底,乌东的亲俄武装已经处于节节败退的状态,俄罗斯不得不直接介入,以防乌东地区被彻底吞并。
看到局势即将失控,普京决定出兵,扶持一个亲俄的政府,并为乌克兰未来的政治格局做准备。然而,普京低估了乌克兰的军事实力,正是由于波罗申科时期的军事改革,乌克兰的军队才得以在战争中坚韧抵抗,才有了今天的局面。实际上,俄乌双方都知道,明斯克协议不过是一纸空文,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万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